养水产的朋友们,你们发现自家池塘的水质发浑了吗?水质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水质差则水体不稳定,自我调节净化能力较差。养殖要做到养水、肥水、调水。 一、养殖水体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就是 “肥、活、嫩、爽” 1、“肥”指水色浓,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种类的数量多,鱼池透明度在25~30厘米。 2、“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不滞死。 3、“嫩”指水肥适中,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植物多,水色灰蓝或蓝绿。 4、“爽”指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cm。 这里简单的说下,可以看下四字诀判断池塘水质,夏季高温养鱼必读,详细介绍了活、肥、爽、嫩四字。 二、养殖水体水质浑浊的原因 引发养殖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因素 A.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池塘的水质的浑浊。 B. 养殖池塘为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水浅,在风力,增氧机的搅动,容易造成水体浑浊。 C.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池水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液容易引发水体浑浊。 D. 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2、生物因素 A. 放养密度过大,特别是底层鱼养殖密度过大:多见于生鱼,黄颡鱼等池塘,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生物的搅动导致养殖水体浑浊。 在我国池塘养殖密度非常高的地区(如珠三角的黄颡鱼,生鱼养殖池塘),养殖密度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些池塘很多时候都容易出现水体浑浊,水难肥,藻难培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过大,生物搅动剧烈,导致水中有机质的悬浮,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低,水体浑浊,透光度低,水很难肥起来。 B. 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大量浮游动物摄取摄食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体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水体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而显得浑浊。 C. 水中缺肥严重或者水体营养不均衡。因池塘营养成分严重不足或肥水产品营养不平衡以致水体营养元素部分缺乏、不均衡,难以提供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种营养;或优良藻种缺乏;或者是缺乏营养向肥效转化的转化物如优良的芽孢微生物菌群;也难以形成良好水色。进而产生浑浊的现象。 水浑了?不用怕,这五个方面让水质恢复清新 D. 悬浮有机质过多。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导致水体的悬浮有机物过多而引发水体浑浊。 E. 摄食不足引起:一般发生在投喂不足的情况下,沿塘边5米左右水面出现浑浊,池塘中央不浑浊,可通过增加投喂量解决; F. 寄生虫病引起:养殖鱼类有体表寄生虫的情况下,常出现游边现象,鱼类集群游边导致池塘边出现局部浑浊,需要镜检后,针对性用药进行杀虫处理; G. 拉网后引起:拉网搅动池底,造成池塘水体的浑浊。 3、水质浑浊的区分,有助于后续的处理 取一定量的池塘水盛在水瓶中静置一段时间,如果瓶子的底部出现沉淀,水慢慢变清,说明水体是悬浮物质引发的水质浑浊;如果放置的水长时间都不能澄清,瓶子底部也没有沉淀物的出现。说明水体中的浑浊的原因主要是胶体样浑浊(这种情况多见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发的水体白浊),胶体样水由于胶体带电荷,净水剂超量使用效果不理想。此浑浊一般无碍,不影响藻类繁殖,持续一段时间后(时间长短不等)会自动变清。 三、养殖水体水质浑浊的危害 1、养殖水体透明度低,水体中藻类很少,光合作用强度低,产氧少,导致水体的溶解氧低,不利于鱼类的生长,严重时甚至诱发浮头。 2、水中的悬浮物过多,粘附在鳃上,导致鱼类的生长放缓,饵料系数增大。 3、池水浑浊导致池塘物质的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溶氧而不能快速转化为无毒物质,从而对水生动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四、水质浑浊的解决方案 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2、加强增氧措施:在晴天的下午2时~3时开机增氧,另外在有浮头危险时也可适时开机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 4、合理种植藻类:肥水的同时能起到稳定水体悬浮物的作用。 5、合理放养:密度合理,特别是水体底层生物不易过多放养,容易搅动底泥。 五、浊水的预防 A. 新开挖的池塘底部施有机肥,增大池塘底部的肥度。新开池塘或砂质底,池底未形成粘土层,易随风浪或水的对流作用浑浊池塘。新开池塘及砂质池底可提高水位,施放有机肥,尽快在池底形成粘土层,使用净水剂的效果一般,即使好也不能持久。 B. 适当加深池塘的水位。养殖池塘水体过浅(1.5m以下),较水深在2米或者2米以上的池塘更容易出现养殖水体的浑浊,因此,进入成鱼养殖期后,可适当加深水位。 C. 对于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养殖水体浑浊,存塘量过大时,及时卖鱼,减少存塘量,减少池塘底部的生物搅动。 D. 养殖机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于水深小于1.5米的土池,使用提水能力强的机械是不合适的,建议选用提水能力小,对水体底层影响小的增氧设备机械。在底部曝气式增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的时候,需要安装曝气盘的支架,支架的高度不应低于20公分,切勿直接将曝气盘放在池塘底层的表面。
水产养殖的水质检测标准,这五方面让水质恢复清新:http://www.jsjianceyi.com/newss-2481.html |
|